佛慈制藥“三抓三促”進行時: 文旅賦能工業 共促融合發展 ——“佛慈1929?本草世界”成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來源: 作者: 時間:2023-10-17 閱讀:0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推出北京市798藝術區等69家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公告》,由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佛慈1929?本草世界”工業旅游區榜上有名,成為蘭州新區首個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這意味著佛慈制藥這個傳承了近百年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再獲國家級“金字招牌”。此前,佛慈制藥以弘揚中醫藥文化為己任,籌建了甘肅省首個以中醫藥文化和工業歷史為特色的康養文旅科普研學基地,已將“中國中藥工業化的活化石”“中國中藥工業化鼻祖”“中國中藥濃縮丸首創企業”“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等標簽加諸一身。
中國中藥工業化的“活化石”
2020年8月29日,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教授來到佛慈參觀。“我被佛慈的歷史和文化所折服,終于找到了近代中藥工業的源頭。”在參觀結束后,張伯禮教授如是說。
然而,中醫藥發展之路并非坦途。19世紀中葉,化學合成藥對傳統中醫藥造成巨大沖擊。1929年,有人提出“廢止中醫案”,欲將傳承數千年的中醫藥文化推向滅亡。
1929年,愛國實業家太虛法師、玉慧觀等人“惜吾國科學落后,國藥遭天演之淘汰”,立志改良國藥之品質,以“中藥西制”的方式,提出了“科學提煉,改良國藥”的辦廠宗旨,創建了“上海佛慈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采取新的提取工藝,使用機器生產,中國第一顆濃縮丸由此誕生。
1956年,為了支援大西北建設和充分利用甘肅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報經國家化工部同意,佛慈制藥廠從上海整體搬遷到蘭州,39名工人隨企業遷蘭。2006年,佛慈制藥被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2010年,“佛慈”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1年,佛慈制藥股票在深交所首發上市(股票代碼:002644)。
從零起步,自佛慈始,中國有了中藥工業化的開端。從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到社會主義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上市公司、集團化公司,佛慈制藥歷經了中國中藥工業化的各個階段,被譽為“中國中藥工業化的活化石”。
建設佛慈1929 ?本草世界 打造“兩地三館一廳一園”旅游線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借著好政策的東風,佛慈制藥將觸角伸向了文旅康養產業,建設了“佛慈1929 ?本草世界”,打造了“兩地三館一廳一園”的旅游精品線路。
據佛慈制藥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魏和梅介紹,“佛慈1929 ?本草世界”包括以“佛慈科技工業園”為主的中藥生產基地、以“佛慈隴藥園”為代表的中草藥科普基地,以“佛慈堂文化館”“新型科技本草標本館”和“歷史懷舊制藥設備館”為窗口的中醫藥文化展示館,以黨建展廳為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館,以“1929文創廣場”為載體的中醫藥文化博覽園。佛慈制藥以中醫藥文化為靈魂,引入中醫藥科普、體驗等項目,打造集中草藥種植、康養健身、觀光游覽、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科普實踐于一體的公益性園區。近年來,佛慈制藥先后被評為甘肅省紅色文化研學旅游示范基地、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蘭州新區中小學生校外教育實踐基地、甘肅省國防動員委員會和甘肅省食品藥品稽查執法實訓基地,蘭州理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教育實踐和研學活動基地。
在這里,全面系統地展現了佛慈制藥從風雨飄搖的年代,到新世紀新時代的茁壯成長;從民族工業的探索者、中國中藥工業化的奠基者到現代中藥開創者的發展成長歷程,是游客實地體驗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傳統文化的一站式平臺。
正在建設的佛慈制藥新型科技標本館,還包含沉浸式全息展廳、仿真中藥動植物展示區等,以高科技多媒體設備為載體,將科普與趣味交互融合,打造沉浸式中醫藥知識學習園地,建成后將成為新型中醫藥文化知識研學科普平臺。
佛慈制藥黨委書記、董事長石愛國表示,下一步佛慈制藥將立足“打造中國中藥品質標桿,振興隴藥排頭兵”愿景,通過“佛慈1929 ?本草世界”這扇窗戶,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不斷提升佛慈品牌影響力,推動佛慈制藥從“船”“軍艦”升級到“航母”,進而提升隴藥產業核心競爭優勢,促進全產業鏈高質量、高水平跨越發展。